在建筑結構加固領域,粘鋼加固作為一種有效的方法,能夠顯著提升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粘鋼加固的一般施工工藝流程,請按照規范施工,以確保施工質量和加固效果的可靠性。
01施工準備
根據施工現場和被加固構件混凝土的實際狀況對照設計圖紙,確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材料及主要機具
主要材料:鋼板、粘鋼膠、化學錨栓等
主要機具:打磨機、攪拌機、電子秤、刮板、鋼板及混凝土開孔工具等
作業條件
施工環境不應超過5~60℃,相對濕度不應大于70%及無化學腐蝕的施工條件為限,否則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當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C15時,不宜采用粘鋼加固。
定位放線
依據設計圖紙進行施工范圍內的放線作業。
02基層處理
基層處理直接決定粘鋼加固的質量。
粘貼表面處理
將鋼板表面的銹漬和不平整部分進行打磨,直到打磨出現金屬光澤為止,打磨紋路要與鋼板受力方向垂直,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最后將鋼板表面清理干凈。
鏟除混凝土粉刷層、油污和污物,露出混凝土表面,并用角磨機磨去1-2mm厚表層,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結構新面?;炷辽媳韺映霈F剝落、蜂窩、腐蝕等劣化現象的部位應予鑿除。
對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部位進行打磨修平處理,并用無油壓縮空氣吹除粉塵,使得表面干凈并保持干燥。
混凝土裂縫處理
經打磨及清理后,如發現其粘貼部位有局部缺陷和裂縫,應按設計要求對裂縫進行灌漿或封閉處理。
03種植化學錨栓
錨栓可以在粘鋼膠固化前起到固定作用,并進一步增強加固效果。
錨栓空位確定
用鋼筋探測器檢測混凝土構件,避開原鋼筋位置,確定螺栓孔距。
打孔并種植錨栓
對鋼板和混凝土打孔,并種植化學錨栓。
注意事項
待化學錨栓凝固之后才能進行鋼板粘貼。
04配制粘鋼膠
準確的配比才能保證粘鋼膠正常固化。
秤量配膠
將原材料按不同配合比,采用天平秤稱量準確。準備一個容器,將膠水主料(即A組份)及將固化劑(即B組份)置入容器中,采用低速攪拌機進行充分均勻攪拌,直至攪拌均勻且無氣泡產生,即可使用。
配膠量
粘鋼膠每次配置量以1-2Kg為宜;建議根據現場氣溫、實際用量、使用時間等因素合理配膠,隨配隨用,避免浪費。
所有膠料要求于1小時內施工完畢。
05粘貼鋼板
粘鋼加固核心環節。
粘鋼膠涂抹
用抹刀同時涂抹在已處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鋼板面上,厚度1~3mm,中間厚邊緣薄,然后將鋼板貼于預定位置。
注意事項
粘好鋼板后,用手錘沿粘貼面,輕輕敲擊鋼板,如無空洞聲,表示已粘貼密實,否則應剝下鋼板,補膠,重新粘貼。
06固定與固化
粘鋼膠固化后才能擁有可靠的加固效果。
固定加壓
粘貼鋼板后用夾具加緊,并用錨栓固定,適當加壓,以使膠液剛從鋼板邊縫擠出為度。壓力順序為鋼板一端到另一端或鋼板中間到兩側。
固化
20℃時24小時左右即可拆除夾具或支撐,3天可受力使用。若低于15℃應采取人工加溫,一般用紅外線燈加熱。
為了保證粘鋼膠的粘合效果,完全固化前不要對其進行過度的力學作用。在固化過程中,應避免大量的水分、油脂等雜質進入粘合面,以免影響粘合效果。
07質量檢驗
質量檢測是評定施工質量是否符合相關驗收規范的要求。
錘擊法檢測
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可用錘擊法或其他有效探測法進行檢查。按檢查結果推定的有效粘貼面積不應小于總粘貼面積的 95%。
檢查時,應將粘貼的鋼板分區,逐區測定空鼓面積 (即無效粘貼面積);若單個空鼓面積不大于 10000 mm?,可采用鉆孔注射法充膠修復;若單個空鼓面積大于 10000 mm?,應揭去重貼并重新檢查驗收。
08防護處理
粘鋼加固的收尾環節。
粉刷水泥砂漿
加固驗收合格后,鋼板表面應粉刷水泥砂漿保護。如鋼板面積較大,為利于砂漿粘結,可粘一層鐵絲網或點粘一層豆石。
粘鋼加固是一項高效可靠的建筑結構加固方法,它能夠顯著提升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施工過程要嚴格按照規范操作,才能為建筑結構的安全和可靠提供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