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和橋梁的結構承受著日常磨損和自然損害的壓力,這對結構的可靠性和強度提出了挑戰。為了確保結構的安全和持久性,包鋼加固成為一種被廣泛采用的解決方案。包鋼加固采用了一系列嚴謹的施工工藝,涵蓋了施工準備、基層處理、組裝焊接、埋管、配膠、注膠和固化養護等環節。施工工藝的每一個步驟都對加固工程的成功至關重要。
一、施工準備
人員、材料、機具及各項措施的準備工作
根據施工現場和被加固構件混凝土的實際狀況對照設計圖紙,確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材料及主要機具
主要材料:灌注膠、鋼板、環氧砂漿、修補膠、封縫膠、灌縫膠等
主要機具:壓力灌注機、打磨機、攪拌機、電子秤等
作業條件
施工應在5℃以上環境溫度條件下進行。如果環境溫度低于5℃,應使用適于低溫的包鋼灌注膠或采用其它加溫處理措施。如溫度低于0℃應暫停施工。
定位放線
依據設計圖紙進行施工范圍內的放線作業。
二、基層處理
基層處理直接決定包鋼加固的質量
表面處理
將鋼材表面的銹漬和不平整部分進行打磨,直到打磨出現金屬光澤為止,打磨紋路應與鋼材受力方向垂直,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最后用棉絲沾丙酮擦拭干凈。
鏟除混凝土浮層、油污和污物,露出混凝土表面,并用角磨機磨去1-2mm厚表層,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結構新面。混凝土上表層出現剝落、蜂窩、腐蝕等劣化現象的部位應予鑿除。
打磨后混凝土表面用無油壓縮空氣吹除粉塵,使得表面干凈并保持干燥。
裂縫處理
經打磨及清理后,如發現混凝土有局部缺陷和裂縫,應按設計要求使用結構膠對裂縫進行修補和封閉處理。
三、組裝焊接
包鋼加固核心環節其一
施工細節
根據圖紙和設計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鋼材進行組裝焊接,角鋼與原結構柱盡量貼緊,豎向基本順直,如原結構柱出現較大偏差,應進行順直處理,綴板與角鋼搭接部位須三面圍焊。
注意事項
焊縫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建筑鋼結構焊接規程》要求。
四、埋管
合理的埋管位置可避免空鼓、氣泡出現
安裝注膠管
根據圖紙和設計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埋管位置及間距。
封縫
注膠管安裝完成后用環氧砂漿沿鋼材邊緣封嚴。
檢查密封性
可采用壓縮空氣法,將壓縮空氣輸入注膠管,以此來判斷密封性是否達標。
五、配膠
準確的配比才能保證灌注膠正常固化
秤量配膠
將原材料按配比,采用天平秤稱量準確。準備一個容器,將灌注膠主料(即A組份)及固化劑(即B組份)置入容器中,采用低速攪拌機進行充分均勻攪拌,直至攪拌均勻且無氣泡產生,即可使用。
注意事項
一次配膠不宜過多,以40分鐘內用完為宜。
六、注膠
包鋼加固核心環節其二
壓力灌注
采用壓力灌注機注膠,注膠時豎向按從下向上的順序,水平方向按同一方向的順序,注膠時待下一注膠管溢出膠為止,依次注膠,直至所有注膠管均注完。
封口
注膠完成后清理殘留的灌注膠,并將注膠口封堵。
七、固化養護
包鋼加固收尾環節
固化時間
平均氣溫為20~25℃時,固化養護時間不得少于3天;平均氣溫為10℃時,固化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
注意事項
如果環境溫度低于5℃,應使用適于低溫的特殊膠種或采用其它加溫處理措施。
通過加固補強,建筑結構能夠重獲新生,提高結構強度,以滿足未來的需求。這加固工程不僅僅是當下的投資,更是對建筑長期可靠性和可持續性的承諾,確保它們在未來繼續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