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類型古建文物
項目規模8萬平米
始建于1931年春的南京美齡宮終于迎來了80年來的首次大修,整個修繕保護工作預計持續到2013年年底前。修繕以尊重歷史、最小干預、修舊如舊為原則,復原建筑的歷史原貌及原“南京國民政府主席官邸”的場景和功能布局。修繕完畢后,此前并未對外開放的美齡宮地下室也將對外開放。在有關人士幫助下,找到了1931年建筑設計的平面圖,并根據找到的圖紙恢復當年地下室各區域的場景。
美齡宮建于1931年,1933年竣工。耗資36萬銀元,占地近百畝,建筑中外合璧,典雅壯觀。國民政府主席官邸舊址(美齡宮),位于南京市區東郊四方城以東約200米的小紅山上。
1991年被國家建設部公布為中國近代優秀建筑,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12月,始建于1931年春的南京美齡宮(古建筑加固)終于迎來了80年來的首次大修,整個修繕保護工作持續到2013年年底前。修繕以尊重歷史、最小干預、修舊如舊為原則,復原建筑的歷史原貌及原“南京國民政府主席官邸”的場景和功能布局。
此次的修繕保護小到地磚,大到整個建筑的安全加固都在修繕考慮的范圍之列,較之前更具整體性。
針對美齡宮此次的修繕方案主要是五大方面:
一、修復內部大部分彩畫
美齡宮別墅的彩畫繪于上世紀三十年代,是南京當時民國建筑常用旋子彩畫樣式,至今基本上保持了建成之初的樣式。多數彩畫表面有浮塵、殘損,主要為顏料彩畫褪變色,嚴重部分脫色,局部椽頭以及天花部位缺失均重新補畫。
二、拆除窗口懸掛空調機
因美齡宮曾被作為飯店對外經營,因此部分區域被加裝了窗式空調。此次修繕中,拆除所有外墻上的空調外機,確需安裝的,統一在室外地面安裝,并用外罩遮擋。
此次的美齡宮修繕中,被人為封堵的窗洞被全部拆除恢復原貌,對缺損的門窗金屬零件重新按照原樣原材料定做更換,除對后人封堵的窗洞拆除其封堵墻體外,將相鄰保存的窗扇恢復其窗扇。
三、體檢屋頂每片琉璃瓦
綠色的琉璃瓦覆蓋在美齡宮屋頂。此次修繕中,維修人員對屋頂的每一片瓦都進行全面體檢,所有瓦被全部揭下,仔細查看每片瓦,完好的繼續使用,損壞的都被更換。對于屋頂損壞的吻獸和仙人走獸按照原樣重新燒制給予更換。
屋頂修繕完畢后,每年清理一次屋面落葉及雜草,定期修剪接觸屋面的樹枝。
四、重貼三樓的馬賽克
由于觀鳳臺本身是露天的,地坪的底部混凝土(在地下室上方)已出現剝落、開裂、鋼筋銹蝕并導致滲水。已經影響到結構安全,采用重新澆筑置換加固的方法,重新澆筑并做防水處理;同時所有地面木地板及龍骨,有朽爛損壞的都被更換,對局部后人修補不當的木地板按原樣重修。將美齡宮三樓南面及東西面陽臺的馬賽克恢復歷史原狀。
五、加固大梁、柱子
美齡宮整組建筑為兩個單體,警衛室和主體建筑,主體建筑樓面、地下室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大開間均采用井字梁結構。兩建筑均為混合承重體系,承重墻體都為磚砌體。兩個單體建筑采用了當時最高等級的混凝土和進口鋼材,取芯后其強度等級在C25左右,鋼筋強度相當于現在的三級鋼。
對混凝土結構的回彈和超聲檢測時發現,美齡宮已使用近80年,接近結構服役期滿,當年設計沒有抗震概念設計,承載體系、節點構造的要求與現行規范不能相提并論,特別表現在結構耐久性較差。
為了盡可能滿足現代規范需要,修繕工作對混凝土柱子采取增加環向約束的方法進行加固。而對室內承重的梁、板、柱等混凝土構件采用粘貼碳纖維布、粘貼鋼板等方法進行加固,外表面用白色涂料覆蓋,幾乎不改變建筑外觀和風格。
【更多古建筑修繕加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