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類型古建文物
項目規模7000平米平米
2012年7月,經專家對門樓進行了安全鑒定后發現,門樓本體結構沒有抗震能力,墻體開裂,墻面空鼓。由于上世紀的排水系統失效,下雨天,雨水可能會順著裂縫進入墻體內部,威脅門樓。盡管總統府門樓的外觀還是好的,但實際上內部老化嚴重。比如滲水、防水層堵塞、墻體裂縫、空鼓等問題。后采取基礎加固、裂縫處理、碳纖維布加固等方式處理。
南京總統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近代建筑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
南京總統府的大門樓是個標志性建筑。這座西式門樓于1929年建成。2012年7月,經專家對門樓進行了安全鑒定后發現,門樓本體結構沒有抗震能力,墻體開裂,墻面空鼓。由于上世紀的排水系統失效,下雨天,雨水可能會順著裂縫進入墻體內部,威脅門樓。
歷經了92年,南京總統府門樓由于長期的風雨侵蝕和建筑材料的自然老化剝蝕,出現了鋼筋裸露銹蝕等現象。1929年建造的時候沒有做抗震設施,所以,門樓抗震結構方面不符合要求。而且,這92年來,隨著周邊新建筑的建造,南京總統府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沉降的后果就是墻體開裂、變形。
盡管總統府門樓的外觀還是好的,但實際上內部老化嚴重。比如滲水、防水層堵塞、墻體裂縫、空鼓等問題。
針對門樓沒有抗震能力,采用的方法是對門樓兩邊的基礎進行加固。在隱蔽部位進行鋼絲網水泥砂漿層加固,基礎加固后需達到南京市地震部門7級抗震烈度的要求。
至于裂縫、變形,則根據形成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修補方法。小于1.5毫米的裂縫,直接灌漿填實;大于1.5毫米的裂縫,采用結構裂縫封縫膠進行處理。
對于門樓內部的木結構樓板,已經腐爛的、不能使用的,用原材料一樣的木質進行更換,沒有腐爛的則進行加固…總之,門樓修繕遵循修舊如舊,不破壞原貌,的原則,局部破敗的就局部修,沒有破敗的就不動。
針對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則采用加固邦GA-300S碳纖維布加固方法,配合GA-900碳纖維膠,增強了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的構件整體強度。
2011年9月18日,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修繕及內部環境整治工程竣工。